中国是全世界生猪饲养量最高的国家。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猪肉的身影。但以猪圆环病毒病为代表的疫病却严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发展。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破坏猪免疫系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病原毒性温和,能与猪共生共存。猪在感染这一病毒后,免疫系统往往会受到损伤,并因激发其他疾病导致大量死亡。
针对该病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不明、免疫预防技术及产品缺乏等问题。2000年开始,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周继勇教授团队在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取得了“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原创性成果。
在去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年前,一种在养猪场里暴发的流行病引起了周继勇的关注。他发现,断奶后的仔猪出现了消瘦、皮炎、甚至多系统衰竭的情况,有些小猪直接变成了“僵猪”,怎么喂食都长不大。这一现象,从一个养猪场开始,逐渐蔓延到了很多个养猪场,到后来几乎所有的养猪场都无一幸免。周继勇心下了然,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猪圆环病毒病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周继勇的这项研究在起步阶段得到了浙江省第一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从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周继勇带领团队深入养猪场开展调研取样,建立了猪圆环病毒的毒种库。同时,通过病毒体外培养和研究,他们发现了猪圆环病毒2型中未知蛋白ORF3、ORF4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为攻克提高猪圆环病毒复制能力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
目前,已知的猪圆环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粒子直径只有17nm。面对这么小的病毒,早期国内并没有标准化的诊断技术。如何更好地让养殖户有可信赖、可依靠的诊断方法,成为摆在周继勇团队面前的一项重要难题。周继勇介绍道:“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展开试剂盒的研发。” 这项研究整整持续了六年多。2009年6月,这一试剂盒获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国家Ⅱ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个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从无到有,跨越了六年多的光阴。从有到投入生产和销售,这又等了一年半之久。
2009年8月,周继勇团队将试剂盒产品技术转让给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1月,获得农业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攻克了猪圆环病毒病诊断检测制品我国无标准化生产、无生产能力的技术难题。
到今天,包括武汉科前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四家企业获得了试剂盒的生产权,而这一试剂盒目前仍是国内唯一一个被国家批签发上市的检测试剂盒。
30元一头份的进口疫苗,10元一头份的国产疫苗,但疗效比进口疫苗更快,如果你是养殖户,你会选谁?在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之路上,对于疫苗的研发也是课题组攻关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通过对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组进行改造,发明了高繁殖力猪圆环病毒2型毒种,攻克了猪圆环病毒2型细胞培养效价低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成功攻下高繁殖力毒种培育难关后,周继勇带领团队马不停蹄继续深入探索。他们陆续创建了以病毒分离为疫苗保护效力判定标准的小鼠模型,研制出比国内外产品提前7天产生完全保护力的猪圆环病毒2型的高效疫苗,攻克了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接种后免疫空档期长的技术难题。经过反复的研究攻关和临床验证,2013年1月,周继勇团队研发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ZJ/C株)获农业部颁发的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摆脱了猪圆环病毒病预防用疫苗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实现了国产化。
课题参与者之一金玉兰对疫苗研发的过程记忆犹新。她说:“我们要深入全国十多个养猪场进行长达半年以上的跟踪监测。刚生下来的小猪,每6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还要全程观测,观测它们什么时候会产生保护力,保护效果又如何等。”过程虽然辛苦,但当疫苗研制成功并顺利上市后,师生们都很开心。周继勇说:“我们的疫苗21天就能产生保护力,这比同类其他疫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但价格更实惠。”目前,该疫苗已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诗华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生产销售。
周继勇在“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已深耕二十多年,每当被问起“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说:“这才是开始,关于猪圆环病毒病还有好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生猪养殖,事关老百姓的“肉盘子”,事关民生根本,半点都马虎不得。周继勇不仅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写在了中国大地上,更是通过这个科研项目培育了12名博士研究生和18名硕士研究生,现如今,这些学生都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里继续从事着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周继勇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和他一起探索着科学最前沿的问题,更是在他的影响下树立起严谨向学、科学报国的人生理想。
课题的另一参与者顾金燕还记得交给周继勇第一篇论文时的场景。那篇学术论文在发给周继勇后,被他从头到尾,连标点都没放过地全部修改了一遍。拿回论文的那一刻,顾金燕对导师的细致、严谨、认真更加地肃然起敬。“周老师很少会给自己放假,无论工作日、节假日,从早上8:30到晚上11:30,他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埋首实验室。他在科研上的认真、执着和韧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金玉兰对此也深有同感:“在学术科研上,周老师总是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和关键重点,引领我们探索未知领域。他还常常和我们说,任何实验、任何成果都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别人的论证。比如,科研数据里10⁷.³、10⁷.⁵和10⁷.⁶,究竟是哪个数值,决不能有一点含糊。”正是这样高标准和严要求,周继勇团队关于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相关技术转化成果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93亿元,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57.63亿元。
“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探索也将持续深入下去。”周继勇说。
文字记者:叶鑫
摄影记者:王磊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杨楠
责任编辑:马宇丹丨周亦颖丨李灵
推荐阅读
4.西湖晚霞有多惊艳?浙大校友一年拍下4000张绝美大片
6.一把飞秒激光“刀”,刻出新世界!浙大成果登上《科学》